中國市場需求巨大,心理咨詢師人才短缺。
(1)從業人員數量與市場需求的比較
據我國1997年的統計,每百萬人口中只有2.4名心理咨詢工作者。 美國 1991 年的統計數據表明,每百萬人口中有 550 名心理咨詢師。 在美國,每 1000 人就有 1 名心理學家。 在中國,保守估計有1.9億人一生需要專業的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,而中國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專業人士只有幾千人,這是一個前景廣闊的職業, 尤其是教育、醫療、社區、事業單位、企業、司法、團系統等領域的需求會更大。
(2)中國心理學系和大學數量比較。
1010所大學只有20個心理學系; 在中國,心理咨詢的教育體系還存在空白,很少有培訓資源集中在北京、上海等特大城市的大學和研究機構。 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2000年8月的統計,1980年代以來開展的相關培訓,90%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昆明、武漢、 長沙。
(3)精神障礙和精神障礙與中國總人口的比較。
13億人口中,患有各種精神障礙和精神障礙的患者超過1600萬。 在 1.5 億青少年中,有 3000 萬處于情緒激動和壓力之下。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,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000萬起自殺企圖; 導致功能性殘疾的前 10 種疾病中有 5 種是精神障礙; 預計我國神經精神疾病負擔將上升至四分之一。
心理學家消化煩惱:
在采訪中,我聽到了一個故事。 在美國,被訪者朋友的兒子第一次和心愛的女孩約會。 晚了。 女孩問原因,他說,因為我太緊張,約會前我去心理醫生那里做心理咨詢,所以有點晚了。 在西方,如果你的情緒和行為不正常,別人會勸你去找心理醫生,而人們自己也會把與心理醫生交談作為解決情緒困擾的常用手段。
聯合國衛生組織的一組數據顯示,目前全球有 200 到 4 億人患有抑郁癥,大約 20% 到 26% 的女性會患上終身抑郁癥。 2003年4月1日,也就是“大哥”張國榮從大樓墜樓后的第二天,一家心理咨詢中心又多了400名輔導員。 一些國外心理學家將心理問題比作精神感冒。 在競爭壓力和生活壓力下,白領最容易患精神感冒。 因此,職業心理學家成為了熱門行業。
心理咨詢師的職業道德和服務范圍:
1. 心理咨詢師可以為求助者提供安全的渠道。 心理學家必須有嚴格的職業道德。 為求助者保守秘密是必須遵守的基本規則,因此他們是最值得信賴的傾聽者。
2. 幫助求知者改變錯誤的觀念,提供正確的觀念。 人在苦惱時,往往會走到“牛角尖”,心理咨詢師會要求求知者換個角度思考問題,尋找新的解決方案。 而朋友的建議往往是情緒化的。
3..激發探索者的潛能。 通過詳細分析求道者的知識、經驗和能力,人生軌跡可以自行緩解心理困擾。
以上就是對全國心理咨詢師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的解答,希望大家看完有一定的了解。更多關于心理咨詢報名費用、考試流程、報考條件等信息,可以在我們網站http://www.jiaosujun.com/留言咨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