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咨詢師是做什么的?具體有哪些用途?心理咨詢師是我國職稱之一,心理咨詢師不僅在咨詢室進行一對一咨詢,還包括團體心理咨詢、心理測量、心理講座、心理危機干預、心理科學文章寫作和案例整理,這些都是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內容。一般來說,不同執業狀態的心理咨詢師會承擔不同的工作內容。
一、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內容
心理咨詢師的主要工作是引導當事人的情緒; 引導客戶認識和了解自己; 引導當事人改變應對方式,協調內外關系; 引導客戶明確自己的人生價值、方向和目標; 心理咨詢也是一個伴侶,支持和鼓勵。
心理咨詢師就像一面鏡子,幫助客戶看清自己的概念、思維和行為。 看到自己的解釋、歸因、評價、推理和假設對自己的情緒、身體和行為反應的影響,也有助于客戶看到客觀事實并真正理解他人。
二、心理咨詢師的用途
心理咨詢師的出現是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,可以改善人們的心理健康。
1. 對于個人,可以應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,不斷完善自己,同時還可以提高自已處理職場與家庭關系的能力。
2. 對老師而言,通過心理學知識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,在學生出現問題時,可以及時正確的進行干預,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。
3. 對于管理者,通過心理學知識能夠更好的了解員工的心理需求,以實現企業管理的人性化。
4.對于專業人士,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,可以更好的為患者解決問題。
三、心理咨詢師的報考條件
心理咨詢師考試目前轉移到了第三方機構,報考條件需滿足以下其一即可:
1、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專及以上學歷;
2、具有心理學,醫學,教育學初級以上職稱;
3、大專或本科畢業之前一年的在校學生,具有學生證或可以出具在校證明。
注意:頒證機構不接受個人報名,只接受授權培訓機構的統一報名。因此,報考人員應先確定要考哪個機構的心理咨詢師證書,然后在對應的培訓機構進行學習。